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郭明俊:中华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意识

  •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 发布者:
  •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就强调要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富有社会关爱精神的思想,指出“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借鉴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思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推进和我国社会道德新秩序的构建,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意识的主要内容

关爱是“关心爱护”的意思。社会关爱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成员对他人及其所属的群体、社会和国家的关心爱护;从广义上讲,社会关爱还包含对自然的关心爱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意识的内容大体可概括为社会个体对他人、社会、国家和自然的关爱等方面。

(一)关爱他人

社会个体对他人的关爱,可以简称为“爱人”。孔子曰:“仁者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对社会关爱精神的最直接表述。孔子以“安百姓”为最高理想,非常关爱他人的生命,具有朴素的人道主义观念。如《论语》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爱人”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最能代表“仁者爱人”思想的是《论语》中的三段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墨家和道家,也大力提倡“仁爱”。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兼爱”思想。道家把“关爱”作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曰:“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老子曰:“吾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墨家的“兼爱”、道家的“慈爱”虽然在内涵上与儒家的“仁爱”不完全相同,但三者在本质上具有相似性,都强调“爱人”。

儒家认为,对他人的爱,有一个由近及远的次序。首先,爱人之心,始于“亲亲”,“孝”则是“仁”的原点。其次,是爱邻里、睦邻友好。《春秋左传•隐公六年》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最后,是“泛爱众”。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爱人由自己最亲近的人开始,逐步由内而外,由近及远,最后通过“泛爱众”(《论语•学而》)来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的广大境界,这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

儒家所讲的仁爱,绝不是不讲原则、不讲是非、盲目地爱,而是有原则的爱:爱人以德、不做“老好人”。

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礼记•檀弓上》记载:“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汉代贾谊的《新书•礼》:“失爱不仁,过爱不义。”明末清初的魏际瑞说:“爱人不以理,适是害人;恶人不以理,适是害己。”(《伯子公文》卷八)

孔子把无原则爱人的好好先生称之为“乡愿”。“乡愿,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二)关爱社会、国家

社会关爱的最主要方面是关爱社会、国家乃至天下,这是社会关爱的本义。人们尽管首先关爱自己的亲人,但又能“善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使之惠及更广泛的社会成员。“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孟子•梁惠王》),或如《礼记•礼运》所言,社会关爱最主要表现为“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墨子主张“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最终达到“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社会理想。

在传统文化中,“天下为怀”是社会关爱的最高境界。以“天下”为重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之“成圣”的不二法门和必由之径。 天下”就是我们今天讲的“世界”的概念,古人讲的“天下”观念,实际就是讲以天下为己任,就是一种责任心;以天下为己任,你就有爱国心,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不仅如此,“天下”观念还包含对世界负责任,而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所以,中国的“天下”观念即使在今天也有其世界性的意义。

(三)关爱自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爱不仅仅是一种人类性的爱,还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命物的珍爱。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张载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程颢云:“若夫至仁,则天地万物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

关爱自然不是禁绝人类对自然的开采利用,而是强调不能滥用和过度开采自然,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管仲提出“以时禁发”的原则;孟子提出要把握“时”、“度”原则:“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关爱自然是人类的天职,也是成就人的品德和实现人自身价值的重要环节。“成物”是“成己”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意识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思想,虽然已经是久远的历史传统,但在现代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其仍有其历久弥新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助于完善人们的道德人格

“关爱”是理解、尊重、关心、爱护、帮助人的理念和思想,是人类最值得珍惜的一种智慧和境界,是人类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同时,它也是做人之道的“基元”,或曰做人的根本和道德的根基。因此,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意识,无疑对完善人们的道德人格,提升人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成人”才能“成己”,即在成就他人的过程中成就自己。一个人只有通过关爱他人、社会与国家,才能实现自我作为人的全部价值和意义。从社会的道德角度来看,个人只有在关爱他人、社会、国家的时候,他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与使命,才能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做积极公民。

(二)有助于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意识要求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家庭,慈爱自己的亲人,还要“博施济众”,慈爱社会中所有的人,让社会中所有的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照料;提倡乐善好施、扶贫济困、尊老爱幼、扶弱助残。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这种“博施济众”、济困扶危的精神,对于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培育集体主义精神、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学习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关爱意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体主义精神是个人对社会的关爱以及愿意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学会关爱,就意味着在思想中彻底剔除掉损人利己的概念,拥有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精神;就能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做有利于团结的事、有利于他人的事,就能真正塑造出集体主义精神。

社会关爱意识对培养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爱社会、关爱国家就是要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现实生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振兴国家民族为己任。要求人们“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显然有助于培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思想从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与国家,再到心系天下世界,自然过渡,由己推人,具有很好的逻辑,可以为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积极贡献。

(四)对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有重要意义

当代的全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莫过于生态环境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最根本思想根源,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以来所形成的人类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客体二分思维,把自然看作是与人完全对峙的异己力量和任人宰割的对象。解决环境问题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改变这种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思想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爱自然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尤其它所蕴含的的“以时禁发”、“取用有度”的生态原则和“仁民爱物”“民胞物与”“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伦理关怀,对培养当代人类生态文明意识有积极作用。

三、社会关爱意识的培育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教育

将社会关爱内容融入高校专业课程中。尤其要在大中专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关爱思想;同时,把社会关爱意识的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把社会关爱所倡导的价值植入校园公益广告、校园报刊广播、校园网络以及队日、团日、班会,组织社会爱心人士、慈善家、公益团体进校园讲座、宣讲,使学生们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受到熏陶;用校规校训、师德建设、学生守则、考试评价等,彰显社会关爱的内容和理念。

(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关爱意识

通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馆、国家重大工程、各行各业建设成就,组织青少年参加力所能及的包括环保、助老、扶残的爱心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行为养成将社会关爱理念植入学生们的心中。

(三)以“以身作则”为重点,开展家庭教育

社会关爱教育要取得实效,做好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做好家庭教育必须通过家长的亲身示范、共同参与以及良好家风,形成社会关爱教育中学校与家庭之间互相倚重、相互照应的局面。

(四)以“造势引导”为重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利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以社会关爱为主题活动,号召人们关爱他人。在举办各种重大活动、遭遇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期间,有效组织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人们合法、有序、积极参与。制作一批反映社会关爱的主题公益广告,在广播电视、报纸、楼宇电视、车载电视、户外显示屏、广场公园、车站码头、街道商厦广泛张贴。

2.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采取多种形式褒奖优秀志愿者、见义勇为者、献爱心者,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在推行善行义举榜、发布最美人物、宣传时代楷模中,要将体现和展示“仁爱、敬老、爱幼、扶危、济困”的价值理念。

3.舆论引导。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的主渠道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传播正能量。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和各类出版物等,普及志愿服务常识,介绍各地取得的先进经验,传播优秀志愿者的感人事迹,创造一批反映扶危济困、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网络文化作品,在新兴媒体中广泛传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舆论氛围。

(撰稿人:郭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