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伟大的历史壮举 不朽的爱国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 来源:人民网/求是
  • 发布者:
  • 浏览量:

  人民网北京8月1日讯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的文章《伟大的历史壮举,不朽的爱国篇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文章认为,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文章指出,抗日战争的胜利,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爱国主义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人民战争始终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强大的国防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可靠保障。

  文章说,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02日 第四版) 

 

伟大的历史壮举  不朽的爱国篇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曹刚川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六年局部抗战,八年全面抗战,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伟大历史作用。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缅怀这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的全民族抗战。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由局部侵华战争扩大到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导、推动和全国爱国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国共两党本着“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精神,摒弃前嫌,一致对敌,实现第二次合作,进而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战胜日本侵略者凝聚起了强大的力量。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族大义,推动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日军进攻的正面作战。1937年8月,日军占领平津后,沿平绥、平汉、津浦路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起全面进攻。八路军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精神。国民党军队在淞沪、忻口、徐州及武汉等会战中顽强抗敌,并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重大胜利。八路军、新四军分别挺进华北、华中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广阔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将主要力量用于进攻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政策,国民党由积极抗战转为消极抗战,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日的主战场。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遏制对日妥协的暗流,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虏日伪军1.8万余人,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斗志。在此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1944年,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普遍展开局部反攻。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势如破竹,日本法西斯在太平洋和中国战场面临最后崩溃的局面。中国敌后战场军民由局部反攻迅速发展为全面反攻,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也发起反攻作战,给予日寇最后打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成为中华民族抵御侵略战争史上的不朽篇章。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下,中华儿女,不分民族、宗教,不分海内海外,不分男女老幼,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演出了一幕威武雄壮的全民族抗战的活剧。解放区广泛动员人力、物力、畜力支援前线,大批青年踊跃参军,仅陕甘宁边区参军人数就达3万余人。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实现根据地的经济基本自给,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国统区人民群众把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结合起来,以服兵役、力役、劳军、献金、纳粮等方式,支援前方抗战。爱国知识分子或以笔为枪,在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或投笔从戎,奔赴血与火的战场。广大文艺工作者纷纷组织起来,创作出大批抗战文艺作品,激励军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爱国实业家抱定“决不以厂资敌”的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将工厂迁往内地,为发展大后方经济、积聚抗战经济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海外华侨纷纷组织救亡团体,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热潮。在“七七”事变当天,美国纽约华侨就成立了“纽约华侨救济总委员会”。在南洋,陈嘉庚等爱国华侨领袖创建救国救乡联合组织。广大华侨为国倾心尽力,慷慨解囊,1939年汇款、捐款折合国币就达13亿元,而当年全国战费为18亿元国币。大批海外赤子不远万里归国,奔赴战火纷飞的前线,仅回国参战的粤籍华侨就有4万多人。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的台湾同胞,不仅在岛内开展了艰苦、悲壮的抗日斗争,在八年抗战期间还有约5万人渡海翻山,冲破封锁,回到祖国大陆投身抗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并依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自己的模范行动,指引广大军民英勇抗战,支撑起全民族长期抗战胜利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第三天,中共中央即发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宣言。1933年1月,中共中央再次发表宣言,提出愿意在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红军、给予民众民主权利和武装工农三个条件下,同任何国民党部队订立共同抗日的协定。1935年8月,中共中央又发表《八一宣言》,明确表示共产党和红军愿意与中国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包括国民党在内的一切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将“抗日反蒋”改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共中央以国家命运、民族利益为重,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条件。以此为契机,我党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至1937年9月下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自建立之日起,日本帝国主义、国际绥靖主义和国内投降主义竭力进行离间与破坏,严重威胁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团结和巩固。悲观失望、妥协动摇的情绪在统一战线内部时有上升,少数顽固派置民族大义于不顾,同室操戈,不断制造亲者痛、仇者快的反共摩擦。对此,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实行政治上取攻势、军事上取守势的策略,妥善处理“皖南事变”等事件,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急风暴雨的冲击下能够坚持和巩固。

    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从分析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的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出发,系统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以及持久战的战略思想,成为指导全国抗战的伟大纲领和行动指南。1937年7月23日,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中,提出实行全国总动员,全国人民、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进行全面抗战的八大纲领。同年8月,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正式提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早在1936年7月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持久战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思想。全面抗战爆发后,为加强对日作战指导,中共中央及时提出《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同,对正面和敌后抗战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结合抗日战争的特点,首次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他在《论持久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中全面阐述了游击战的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及发展趋势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游击战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对于统一和提高我党我军对游击战争的认识,促进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敌后战场和坚持敌后抗战。全面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深入敌后,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日军占领上海、太原后,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广泛开展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京沪杭地区沦陷后,新四军挺进华中敌后,出现了“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局面。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在巩固华北和发展华中敌后根据地的基础上,又在广东东江、珠江地区和海南岛开辟了华南敌后抗日战场。东北抗日联军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形成东北敌后战场,打击和牵制日本关东军,对关内抗战起到了战略配合作用。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华北、华中及华南等19个省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面积达10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亿。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发展到近132万人,民兵发展到260余万人。敌后抗日军民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人、伪军118.7万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扩大,人民抗战力量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战略格局,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避免了自身被奴役的命运,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而且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乃至世界的战略格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日本法西斯是发动这场战争的急先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部分爱国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影响和支持下,迅速组成抗日义勇军,率先揭开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爆发,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三分之二以上。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对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达3500万人以上,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多亿美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给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以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中国作为最早与日本法西斯展开殊死搏斗的国家,坚持持久抗战,使日军主力深陷中国战场泥潭不能自拔,打破了日本法西斯蓄谋已久的“北进”苏联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迟滞了日本法西斯“南进”太平洋的侵略步伐,为盟军在太平洋转入反攻和最后取得胜利赢得了时间。中国远征军在历时3年多的入缅作战中,浴血奋战,战果丰硕,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的作战。中国战场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与盟国在其他战场的作战密切协同、相互支援,彻底打破了德意日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和称霸世界的图谋。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推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早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前夕,毛泽东就敏锐而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思想。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人民以顽强而持久抗战的实际行动,鼓舞了亚洲和世界人民奋起抵抗法西斯侵略的斗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联盟”,并促使国民政府建议太平洋反侵略各国成立正式同盟,对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四国倡导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大大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给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人力、物力的积极支援和道义支持。苏联、美国、朝鲜、越南、加拿大、印度和日本等国反法西斯战士直接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战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苏联在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后,又挥师东进,歼灭了日本关东军;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强大反攻,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支援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丰碑上,镌刻着中国人民的卓著功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册上,记载着世界人民的光辉篇章。

    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启示

    弹指一挥间,抗日战争胜利已经整整60年了,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抗日救国的历史重任,积极倡导建立和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领导人民军队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坚定全民族抗战胜利的信心,成为团结抗战的核心。广大共产党员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榜样。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大旗,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维护了民族独立和尊严。历史充分证明,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宗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向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在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成为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真诚觉悟。“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就表示:“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这不只是个人的豪言壮语,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威武不屈、英勇顽强的民族意志。中国千百万老百姓团结一心,共赴国难,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气壮山河的斗争,打败了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表现为视死如归、杀身成仁的崇高气节。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张自忠、戴安澜等高级将领舍身赴死,为国捐躯。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守卫宝山的国民党军姚子青营以及回民英雄马本斋、归国女侨李林等千千万万普通官兵血染疆场,壮烈殉国。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怕牺牲,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筑成了拱卫祖国大地的新长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不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自强自立、奋发进取、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历史主旋律。

    人民战争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战争理论和实践的大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伟大贡献之一。毛泽东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出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的光辉论断,找到了实行人民战争这条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唯一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领导军民广泛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斗争,创造和运用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法,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陷日寇于灭顶之灾。抗日战争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是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从根本上证明了战争的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无论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如何变化,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都不会过时,永远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我们要结合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新特点,发展人民战争思想,创新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要加强国防动员建设,重视抓好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机制,增强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切实打牢人民战争的思想基础。

    强大的国防是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可靠保障。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会遭受侵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家安全和发展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实力作后盾。我们要坚持以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把推进国防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确保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要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带动和促进战备训练、后勤建设和装备建设,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不断提高我军正规化建设水平。要按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在全军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广大官兵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履行新使命、完成新任务的具体实践中,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提供坚强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中日两个伟大民族有着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中日建交以后,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发展,经贸、科技与文化联系不断增强,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日益加深。但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日本在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的一些做法违背了自己的承诺,背离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伤害了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的感情,令人对日本的未来走向感到担忧。日本只有坚持以史为鉴,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赢得亚洲各国和国际社会的谅解与信任,也才能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我们要遵循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五点主张的精神,始终坚持中日友好的正确方向,推动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作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