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特稿:三中全会透视 知名专家解读十七届三中全会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三中全会”,一个烙在我们民族意识中的记忆与想象,温暖而深刻。

    30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航船。中国,从此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改革征程。改革,首先在农村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于是,“三中全会”,化作一个标志——改革的标志、开放的标志、走向繁荣与富强的标志……

    30年后,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聚焦“三农”。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的深层矛盾,面对13亿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会议审议通过的有关决定,描绘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壮丽蓝图。

    农村改革发展意义非凡,构成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战略基础,如同30年前一样,它必将为整个国家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点击详细

为什么选择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关节点

    作者:严书翰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选择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这是因为它是我们掌握改革开放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节点

    30年前,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切入点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这个主题是怎样破题的?换言之,它的切入点是什么?3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就更清楚了。农村的改革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一个切入点。1984年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明确指出,“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功夫就见效了。”

    这是我们党在端正思想路线后作出的正确的历史性的选择。农村的改革发展对于当代中国,“是一种带革命意义的改革”,怎么评价都不为过。30年前选择农村改革发展这个切入点的巨大意义在于,它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创造性探索,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30年后,农村改革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节点

    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今天,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又选择了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主题。这是因为它是我们掌握改革开放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节点。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关节点呢?

    这是因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改革发展,必须着力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新的历史起点就是指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国进入了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既要看到我国农村30年的巨变,又要看到新形势下农村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体制问题凸显了。30年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2007年底减少至1479万人。农民年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农村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水平也有明显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点击详细

 

十七届三中全会透露出的三个重要信号

    作者: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

 

资料图片:迟福林做客新华网,谈推进城乡一体化 王翰林 摄

    第一,改革的信号。30年前中国的改革就是从农村起步,30年后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其重大的意义不在于农村改革的本身,而在于传递出来的信号。即党中央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必须再次抓住农村改革这个关键环节,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改革发展,表明了中国将会以30年前那一种昂扬的改革姿态来加快推进现阶段的改革,改革会一直向前。如今在中国改革处于关键时期,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论的情况下,这样一个信号的传递尤为重要。

    第二,中国正在努力改变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号。我国正把农村的改革和应对当前美国次贷危机、解决宏观经济矛盾等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中国未来的方向在哪?把中国经济办好的着眼点在哪里?我认为就是要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拉动国内市场。而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也许是扩大消费、增加内需的最好选择。从1998年开始,我们就谈扩大内需,用它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进展不大。中央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对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有了更为紧迫的考虑。

    第三,明确农村改革目标重点在哪的信号。这次三中全会把“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作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之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总体方向。新阶段农村改革往哪里走,都是要在这样一个背景和前提下去考虑。现今城市农村差距扩大,已经成为矛盾突出问题。如果不是在改变二元结构上下功夫,不尽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依靠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很困难。三中全会让新阶段农村改革的目标、路径更清晰。未来十年左右是加快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会有很大提高。>>点击详细

专家从“幕后”走上“前台”深意何在

    专访:谢春涛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十七届三中全会有诸多值得深入关注的亮点

    记者:纵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您认为有什么令人瞩目、特别值得深入思考的亮点?

    谢春涛:十七届三中全会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新亮点,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专家从“幕后”走上“前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生动彰显

    记者:部分专家学者列席十七届三中全会,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谢春涛:专家从“幕后”走上“前台”,真正列席十七届三中全会,这无疑是党的领导集体对专家的高度重视,也折射了党治国理政理念的深层次变迁。现代社会变化快、知识爆炸、信息爆炸,怎么说都不过分。任何一个人,无论学历、背景、职称,什么都知道理论上是不可能的。领导人也不例外。治国更多靠专家。这就需要专家提供咨询意见,专门工作、研究。他们列席三中全会,这彰显了党对专家的重视。这从近些年来专家学者参与重大决策咨询、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及中央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等可见一斑。从决策的角度讲,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有助于中央决策更民主化、科学化。>>点击详细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大突破点

    专访:王珏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特级教授   

    记者:与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对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最大突破是什么?今后的着力方向在哪?

    王珏:最大突破就是从根本制度上解决了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制度欠缺问题。今后,如何使农村现代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展。如何使农业现代化扩大规模效益、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更好地增加,使城乡差距、工农差别进一步缩小,使农村真正实现现代化,与城市并驾齐驱,统筹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

    除土地制度外,另外四项制度怎么突破?农村现代化必然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户籍制度必然进一步深化解决。现在这个问题有了实质性突破,如农民在城市时间长了可以落户,当然,还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点击详细 

        为何再次吹响农村改革“集结号”

    作者:徐勇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农者有其位,农者有其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定的议题是农业和农村问题。当时,经过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建设,我国初步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完成了第一次工业化。但是,农业和农村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农业和农村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短板”,其显著特点是“温饱不足”,即还有1/3的农村人口没有达到温饱,处于贫困线以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改革率先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钱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整个20世纪,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围绕着土地问题而展开,基本方向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三中全会提出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意味着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将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经营权。这是因为,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农民的土地权利得不到充分保障。所以,要从政策、法律、管理机制等方面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进一步落实“耕者有其田”。

    田者有其耕,田者有其望

    如果说20世纪主要面临的是“耕者有其田”的话,21世纪则还面临“田者有其耕”的问题。农村改革之初中国有一首著名的歌曲“希望的田野上”。但随着城乡差距扩大,农村精英纷纷弃农而去,由此出现了农业女性化趋势,有了“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问题,产生了“80后无农民”的现象。希望不再在田野上,甚至产生了绝望的情绪。这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但当今人民有了人身自由权,不可能将人口牢牢限制在土地上,只能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口愿意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让希望重新回到田野上,即“田者有其望”。三中全会对此提出了有力的措施。>>点击详细

“还权于民”的“路径图”

    作者:郑杭生 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彭莉莉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 

    从社会学的角度上讲,“还权于民”旨在培育公民社会,有利于社会三大部门关系的调整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党中央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准确把握,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的三大部署,着力解决当前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为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勾勒了一幅切实可行、富有可操作性的“路径图”。 >>点击详细

为什么统筹城乡要动真格的

    作者:谢志强 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在实践中找到统筹城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解决政绩观的问题,解决干部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动力问题。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把干部的培养使用和统筹城乡的情况紧密结合起来。

    二是要坚持。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是一个好思路,大家都拥护,要坚持下去。看准了的不要放弃,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三是要找到统筹城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统筹”的实质在于使系统之间、要素之间优化配置、互相补充、彼此推动,是双方的行为,不是谁靠谁的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点击详细

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作者:刘应杰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研究员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这就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是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就要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城乡分离分治的局面,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要更多地向“三农”倾斜,对农业、农村、农民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全面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三是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并把这上升到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的高度,这是对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点击详细

“第三次土改”到来了吗

    嘉  宾

    于建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祥临 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蔡永飞 “三农”问题专家、民革中央研究员

    2008年10月10日,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徐祥临做客新华网。新华网张泳摄

    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能否称其为“第三次土改”?农民将如何在这次土地改革中受益?民众异常关注。>>点击详细

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在哪

    作者:韩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

    第一,完善农村土地法律和政策,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土地问题仍然是中国“三农”政策的核心问题。应当采取稳健的步骤来界定、确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利,使农民享有更大的处分土地的权利,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含的不确定性,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农地的利用效率。

    第二,放松对农村金融的管制,加快建立普惠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整个农村改革的一个“软肋”。客观地说,近几年来我国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农村仍然缺乏足够的金融资源,农户和农村企业仍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信贷约束,农村资金仍在大量外流。

    第三,大幅度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但由于历史欠账多,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公共服务明显落后于城镇。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没有形成,农村公共品的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应以农民能够享受同城市居民基本均衡的公共服务为目标,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第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是社会公正的体现,更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所在。使长期流入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在社会权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是大势所趋。完成农民工从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既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又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过程。>>点击详细 

(稿件来源:《人民论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