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第一讲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 发布者:
  • 浏览量:

一、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是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能够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相适应,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与法治模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三统一”“四善于”。

第二,人民当家做主。人民当家做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也是法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走中国式法治道路的理论支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由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所构成,这些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是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保证。

(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第二,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需要。

第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的需要。

第四,是总结我国法治建设成功经验与深刻教训的需要。

第五,是纠正我国社会治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的需要。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讲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首先,党的领导是宪法确立的,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不仅和维护宪法权威不矛盾,而且是维护宪法权威的必然要求。其次,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选项。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的历史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应有之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科学把握和高度自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认识到:一是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从历史发展进程看,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进程。二是人民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三是人民是权力的主体。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法治建设必须以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时刻牢记人民才是一切公权力的力量源泉。

(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刻的意义,认真的贯彻这个原则,可以使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合法权利都得到法律的保障,使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平等追究,防止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存在,可以维护祖国的法治统一和尊严,保证法律的正确适用与公平正义的实现。

(四)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的结合,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实际上,道德教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治理模式,以德治国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过去我们把它当做糟粕加以批判,现在我们意识到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及治理方式的精华所在。

(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符合我国历史发展规律、基于现实,能够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需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过程,不能照搬西方的现成模式,要大力挖掘和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益的治理经验,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模式。

(撰稿人:李其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