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高校“开学行囊”变形记

  •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 发布者:
  • 浏览量: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教视点> 正文

高校“开学行囊”变形记

www.jyb.cn 2015年09月14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每逢九月开学季,大学新生的行囊总是引人关注。从多年前的粮票、棉被到现在的手机、电脑,“开学行囊”变形记不仅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特点,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时代变迁。

  上世纪70年代——棉被、钢笔和粮票

  “棉被、解放鞋、热水壶、旧脸盆,两只装化肥的蛇皮袋就是我的行李箱。”1979年,来自苏北农村的张鹤平考上远在千里之外的哈尔滨某医学院,他回忆说,当时身上最贵重的两样东西是钢笔和母亲托关系才换到的粮票。

  “这两样东西很珍贵,一路都随身放在自己的军挎包里。此外,包里还放着临行前母亲给我煮的10个鸡蛋。”他说,那时家里条件好的同学“装备”最多也就几十元,男孩们总爱在上衣口袋插一根钢笔,而手表、皮鞋等,那都是奢侈品。

  上世纪90年代——“开学行囊”差异大

  “简单的有被褥、衣服等行李,讲究的如随身听、寻呼机等电子产品,但大都比较低调。”1995年考入大学,现任扬州大学水能学院团委书记的李民生见证了高校的多年变迁,他对“开学行囊”也有着特别的认识。

  “那时候大学生的生活费大概两三百元,三分之二家里给三分之一自己挣。”上世纪90年代,接踵而来的扩招等高等教育改革,让天之骄子走下“神坛”。从免费到收费,从包分配再到自谋职业,大学生活逐步与现实社会接轨。“也正是从那时起,大学生的生活差异开始逐步显现。”

  新世纪初——行李简单,到校置办

  “一件外套150元,一双皮鞋265元,一块手表88元,还有两件衬衫。总共花了600多元。那是我去大学的全部家当,也是我从小到大买过的最贵的东西。”2000年,读了一年“高四”之后,李琦终于考上了苏州大学。

  “我上大学时全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了公寓化管理,被褥、日用品都不用自带。行李很简单,生活用品可以到学校再买。当时用手机的人不像现在这么多,一般就是买张电话卡,课余时间给亲人朋友打电话报个平安。当时要是有台电脑,绝对是‘土豪’。”

  90后新生代——开学装备花费多

  “2008年前后,无可阻挡的90后跨进大学校门,他们开放、前卫,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单反相机逐步成为开学‘标准三件套’。开学装备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红梅感慨万分,“夸张一点,与自己上大学时相比,现在新生的‘开学装备’花费狂涨了近千倍。”

  “对很多家庭来说,开学季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烧钱季’。一方面是学生间存在的攀比心理,更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无条件的溺爱。”左红梅对此忧心忡忡,“为了所谓的面子而盲目消费,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塑造,也会严重影响学业。”

    《中国教育报》2015年9月14日第9版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周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