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响中国 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刊 四问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
参赛选手在进行项目路演竞投环节中展示项目道具。本报记者 樊世钢 摄 “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创业项目如果想要到市场上去寻求合作,你究竟是准备卖公司还是卖技术?甚至在确定要寻求合作前,你得想清楚这个项目到底从一个行业的哪个‘痛点’精准切入,不要想着一个项目恨不得一口把整个行业吃下去。”担任此次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评委的北京海创百川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丹,给一个学生创业团队这样一条忠告。忠告的背后是业界人士对于当下风起云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潮的深入思考。 这几天,在吉林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舞台上,“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由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发的各类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集中登台亮相,让人眼花缭乱。 然而,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大放送的同时,担任此次大赛评委的众多国内风投大佬、企业老总,也在赛场留下了一连串冷静的问号。 一问:看了上千个项目,风投为何仅相中10个? “去年,我们团队看了100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最终只向10个项目注资。今天看了18个项目,我初步看了一下,觉得有四五个有投资价值。”对大学生创业领域比较了解的大赛评委、杭州天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羽说。此次大赛上亮相的一些大学生项目让他眼前一亮。比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往往不像“吞金兽”似的传统行业的创业,主要还是靠创意。只要创业者有足够的创意,即便资金很少,也一样可以启动。 让郭羽印象深刻的是,像米趣、乐乐医等“互联网+”创业项目都突出了创业者的专业优势。比如,“乐乐医”的项目创始人就是医学博士,并且有比较丰富的服务老少边穷地区的工作经验,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医疗状况有更直观的感受。 但在郭羽看来,这种低成本创业也存在一个明显劣势——由于进入“门槛”低,导致创业项目要么同质化趋势明显,要么创业者贪大求全、追求用大平台去颠覆整个行业,从而让风险投资公司难以找到投资价值点。 与郭羽的观点相似,评委、北京龙翌天使投资基金投资合伙人谭茗洲对此次大赛的总体感觉是:大学生团队在文化创意类、健康医疗等服务类和娱乐类的创业项目较多,“这可能与这些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创业者可以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用技术手段快速突破有关,但这些服务类项目很容易被人复制,项目开发的市场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空间相对不大”。 事实上,评委们的这种观感在对项目的评价尺度的把握上也有所印证。“我在评分时,一是看重核心团队的管理者,看他们是否对自己的项目有坚定的信念和专业能力,二是看他们项目的市场贡献度和市场价值,三是看他们有无核心技术和技术成熟度,四是看他们的项目对于改变某个行业业态有多大的牵引和拉动作用。”大赛评委、北京分豆云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于鹏认为,相对于项目运营之初的资本介入,他更关注新技术在项目中的运用,“像本届创新创业大赛,技术因素的占比会较大,因为技术革新可能造成生产力的变革。我们看创业项目比较偏向其实际性的工作,不会过多在意它背后的故事和舆论关注,比如‘西少爷肉夹馍’,我们就应该关注其持久的销售性”。 二问:创业项目没有原创,何以远航? “这是我7年来参加的含金量最高的一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评委、北京万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强,自2008年以来就被邀请参加了30多场省级以上的创新创业大赛。张强戏称自己以往参加的部分创新创业大赛是“商业计划书大赛”,因为很多参赛项目还停留在纸面上,不仅没能孵化出公司,甚至很多项目连核心技术都没有。 “这次比赛中,这类团队很少,因为很多项目不但商业计划书可操作性非常强,甚至已经落地发展,拿到B轮投资了,已经风生水起地快速成长发展了。”张强拿自己在10月19日一天所评审的15个创意组项目为例说,这些项目都是团队学生找准市场的痛点,利用互联网资源和先进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张强以华南理工大学便携式哮喘病检测系统参赛项目举例,该项目抓住了我国3000万哮喘患者生命健康这一刚性需求,以及他们对自己病情实时监测、预警难这一痛点,依托部分成员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人体数据研究中心芯片设计实验室平台和技术优势,研发出了具备实时监测、病情预警等功能的便携式哮喘病检测系统。 从赛场上看,虽然几乎每个参赛的创业项目都有各自的创新点,但是,令评委们有所遗憾的是,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项目是停留在对既有技术的修补,真正具有原创性的项目依然偏少。 持续两天观赛后,郭羽说,当下一个不争的现实是,大学生创业缺钱、缺人、缺技术。因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创业伊始,就会模仿、抄袭已有的技术成果或者移植成熟公司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在软件领域,没做起来还好,一旦项目成活开始赚钱,就很可能面临会被其他公司追诉,陷入无休止的知识产权纠纷中。尤其在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务必要把知识产权保护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不能让人感觉青年学生创业没有原创性,只会“剪刀+浆糊”式地复制、粘贴,都是抄袭他人的成果。这样的项目不是创新,也没有太大价值,很可能就是“三步倒”。 “当然,大学生创业的确很难在大型硬件、智能硬件方面有所突破,我们更多的还是通过鼓励他们先进行微创新,并在微创新中培育团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然后再进行技术的系统创新。这样,他们才可能尽快做出原创成果,并获得知识产权保护。”郭羽说。 郭羽曾写过一本创业小说,小说中描写了一位大学生创业“新星”,而这颗“新星”的人物原型就是此次大赛登顶冠军宝座的浙江大学李响创业团队。之所以李响团队能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胜出,不是因为他的图形影像项目在视力辅助医学方向的大规模应用,而是在于李响创立的杭州瑞杰珑公司拥有全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有了知识产权保护,他的创业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他的公司就能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伞’下实现远航”。 三问:仅靠梦想和激情,能否写好创业“连续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从大赛看行业发展趋势,从大赛中寻找差距,是本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参赛高校、来自各界评委们目光的聚焦所在。 在郭羽看来,这次大赛涌现出这么多的优秀创业团队,说明这几年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产生了“溢出效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赛团队的总量大,活动启动半年里共吸引了全国1878所高校的5.7万支学生创业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万多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了全国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二是从入围全国总决赛的300支优秀团队的创业项目来看,高校经过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了极大激发,创业能力明显提高。 但是,出身企业行业界的评委们还是敏锐地从大赛中捕捉到了不少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从这次大赛也能看出,目前高校学生创业还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比如中西部参赛团队总量少、参赛项目的质量普遍没有东部地区高校创业团队的亮点多。”郭羽建议,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创业教育可以借鉴北京、浙江等地的经验,通过校内多层面、广覆盖的创业大赛,带动和激发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比如浙江大学已连续举办过12届学生创业大赛,通过大赛该校的学生创业团队配备了很多业界人士做为创业导师,既弥补了大学生团队缺乏经验、资金和针对性指导的创业短板,又有利于他们在校园生活圈之外的领域开展创业实践。 在企业界评委的眼里,大学生创业项目虽然大部分还不能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迅速转换成现实生产力,但他们的创业热情遇上了一个适宜创业的大时代,“这也是现代大学生创业的最大时代优势”。 今日之中国,大学生创业有怎样的时代优势?来自产业界的一些评委给出了这样一个定义——中国处在变革的最前沿。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平均每天有1万家企业诞生,创业投资总量达到3500亿元。 就当下风起云涌的互联网创业,阿里巴巴副总裁刘松分析认为,2015年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指引的创业大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创业浪潮,这次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创业显现出“小微化”、“生态化”、“去中心”、“低门槛”、“敏捷创新”等诸多特点,是“新时代的个体崛起”。对于乐于互联网创业的大学生而言,要想写好自己的创业故事“连续剧”,需要把准“时与势”。 四问:大学生创业大赛能否永无落幕时? 能否把大赛办成一个只有开幕式、永无落幕时的大学生合作平台?这是评委张强的愿望。 “进入全国总决赛的项目都很强,但如果能跨越学校的这一局限,进行强强联合,就会成就一大批市场竞争力很强的创业项目。”张强举例说,他担任评委的大赛金奖争夺赛(100进30)创意组第2组中,15个项目里共有7个项目是互联网+医疗健康。 在比赛时,包括张强在内数位评委明确表示,如果这些团队能主动整合成1个项目,他们会立即投资。类似的情况张强见过多次,因此他希望在此后的大赛中,不同学校的项目能优势互补,整合成1个更具市场前景、投资价值的项目。 张强最希望的是,这届大赛不应在闭幕式后就结束了。因为他和很多风投机构负责人感到惋惜的是,此次大赛提交了36508个创业项目,“但由于我们是国赛的评委,只见到了其中一部分优秀的项目,我们希望所有参赛的学生、团队、项目都能被整合到一个颇具开放性的互联网平台上,另外也将主办、承办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对创新创业兴趣很大的企业家、风投机构人员、创业导师等相关人士都能引入这个平台上,从而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创新创业大赛”。张强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各方能相互交流,在资源整合中提高;有意创新创业的学生能得到学习指导,创新创业的学生团队能在这个平台上开展路演、融资等活动。 张强特别希望这个平台建成后,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感兴趣的风投机构工作人员就不用全国到处跑去找项目,而是在这个平台上完成,“这样以后我们每天只要登录这个平台,就能找项目、谈项目、指导项目”。(记者 柯进 万玉凤 刘博智 刘盾 陈少远 10月21日发自吉林长春) 《中国教育报》2015年10月22日第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