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访问美国前夕,习近平主席会见了媒体大亨默多克,接受了《华尔街日报》的书面采访,默多克后开通了新浪微博,在赞美北京新机场同时也不忘揶揄一下美国糟糕的基础设施。一些人将默多克对中国的点赞,认为是商人狡猾的“客套”;但让世界头号媒体大亨如此客套,其实就很不一般,也很不简单。
毫无疑问,与默多克的会谈是特意安排的,选择默多克执掌的新闻集团下属的《华尔街日报》,而不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来发表书面访谈,也经过了精心的衡量。专访看点颇多,与默多克的会谈也很意味深长,重点还不在于中国的外交主张,而是涉及媒体的表态。
按照新华社的报道,习近平对默多克说:中国将继续对外国媒体持开放态度,欢迎外国媒体和记者来华采访报道,向世界介绍中国发展,帮助世界把握中国发展机遇,增进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合作。默多克则表示,美国及国际媒体都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关注访问期间中美的交流。新闻集团及旗下新闻机构愿为增进美中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不少人或许都知道,《华尔街日报》与中国有关方面不是没有矛盾,不然,也不会人们可以访问英国《金融时报》的中文网,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却处于屏蔽状态。另外,在外国记者赴华签证问题上,一些美国媒体与中国有关方面也是频生龃龉。
去年奥巴马来京参加APEC峰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作为一个插曲,当时《纽约时报》记者就记者签证问题向习近平主席直接发问。习总则回复说,媒体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和规定。他打了个比方:“一辆车如果抛锚,都要下车检查哪儿出了毛病,中国有句谚语,解铃还须系铃人,希望大家可以找出原因。”
原因需要查找,但如果这种矛盾得不到有效解决,无疑将会使双方的关系更加扭曲。对西方媒体来说,中国既是新闻必须覆盖的重点地区,又是信息产品拓展的重要市场,失去中国,损失惨重;对中国而言,在西强我弱的国际传媒格局下,西方媒体的敌意,将进一步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所以,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同时也是中国的一场魅力攻势,西方媒体的配合必不可少。与西方传媒的代表性大亨举行会谈,表达中国对外国媒体的诚意,其实就是主动出招,改善关系。当然,默多克见惯风云变幻,更期待在中国市场有所突破,因此对中国的诚意,也立刻予以善意回报。
在与习近平会谈后回答人民日报记者的提问时,默多克言简意赅,认为中美两国人民需要互相理解,互相需要,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非常需要,“我们现在需要听到他稳健沉着的中国声音”。他并且认为习近平十分平易近人,美国人民会非常喜欢习主席。
在随后的新浪微博发文中,默多克对美国颇多揶揄,而对首都国际机场颇多赞誉——他说他即将离开北京机场,令人想起“三流的美国基础设施”——不可救药的规划、错误的优先顺序,这一方面确实有入乡随俗、向中国粉丝“示好”的成分;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他对中美两国的朴素观察?上次奥巴马访华后,在电视访谈上不也对中国的基础建设大加赞扬?
不可否认,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还存在着让政府不满的诸多问题,但常听逆耳之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实才更有所得,这方面就得有雅量。习总说中国对外国媒体持开放态度,就是一种自信,也是一份承诺。
默多克对习近平和中国如此肯定,既是中国外交努力的结果,更是中国自身积淀的必然。没有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就不会如此被重视。将默多克的点赞视作“讨好”,看轻了默多克,也看轻了中国的成就。
上一篇:习近平访美,别拿教皇扯阴谋论
下一篇:东南亚仍潜伏着排华的魔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