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学习资料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学习资料

打造高教强省 助力追赶超越 ——在全省高校校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
  • 发布者:
  • 浏览量:

同志们: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打造高教强省、助力追赶超越》。之所以讲这个题目,是因为“追赶超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大局,是因为建设高教强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高教工作的大局,我们必须把全省高教工作置于这两个大局之中系统谋划、扎实推进,这是我们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更是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

大家知道,十八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这一鲜明主题,深刻回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要管党怎么管”、“从严治党如何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作为全省高教系统如何学习贯彻这次全会精神,我讲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如何学?

小平同志讲:“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对这次全会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和核心要求,大家都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联系高校实际,我们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突出亮点学。这次全会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这是关系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具有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雄才大略,具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具有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卓越才能。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名副其实,是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中形成的,顺应了党心军心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事实上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

我作为中央委员,全程参加了十八届六中全会。与会的中央 委员、候补中央委员都衷心拥戴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我在讨论时的发言是:回顾我们党95年的奋斗历史,正是由于 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核心地位,才保证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正是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同志的核心地位,才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正是由于十三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江泽民同志的核心地位,才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这次全会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全省高教系统的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和省委赋予我们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是把握精髓学。这次全会的精髓,就是自始至终突出的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十八大以来,三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五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次六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这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分别以一次中央全会的形式进行研究和部署,这是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会议题的一个整体设计。

十八大以来,中央从坚定理想信念、补钙壮骨开篇,从党内集中教育、正本清源切入,从反腐倡廉、正风肃纪破题,打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的组合拳,特别是出台《干部任用条例》《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制度文件,进一步扎牢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篱笆。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与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共同撑起了管党治党的“四梁八柱”。作为高教战线的领导同志,大家要反复研读《准则》和《条例》,从中找到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不严不实问题的良方,从中找到解决不愿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问题的良策,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的本领,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在高校各领域都能落到实处。

三是带着问题学。正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应该说,这次学习教育在高教系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对学习教育的成效不能高估,根据调研的情况看,当前,全省高校在党建方面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四化”问题,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高校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够、重视不够,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有的高校“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不能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有的高校党委没有按期换届,至今仍有十几所高校没有按期换届;有的高校落实“八项规定”不严格,个别干部仍存在公车私用、工作期间打牌等现象;有的高校选人用人上资历把关不严,程序不够规范;有的高校议事决策随意性大,一些重大决策发扬民主不够;有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漏洞很多,监管责任缺失,套取和虚报冒领问题突出。更有甚者,一段时期以来,一所高校就有两个、甚至三个校领导受到严肃查处,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领导干部带头违法乱纪,怎么以上率下?怎么为人师表?怎么取信于人?以上这些问题,大家都要按照六中全会的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对号入座、深刻剖析、切实整改。一句话,我们学不能白学、做不能空做,最终还是要落到解决问题的成果上来,最终还是要落到改进工作的实效上来。

第二个大问题,如何干?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对高校承担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思想引领、改革完善高校体制机制和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我们加强和改进高校工作的总遵循、总纲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省时,提出了“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尤其是总书记在讲到科教兴省问题时,特别强调:“陕西是科教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技工业基地,科教资源富集,创新综合实力雄厚。要把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重大使命,是陕西打造创新驱动发展体系、提升综合发展优势、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的重要一环和潜力所在,理所当然要成为助力“追赶超越”的“生力军”,理所当然要成为落实“五个扎实”的“先行者”。那么,我们高校如何当好“生力军”和“先行者”呢?概括地讲,就是“三个围绕”。

第一,围绕助力“追赶超越”,锁定工作目标。

纵观中国高校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如果说,在计划经济年代,配置资源主要靠行政力量,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主要靠市场力量。在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市场规律规则、善于利用市场资源,就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创新发展、“追赶超越”之路来。前几年,大家热议的《地球是平的》这本书,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几年,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的迅猛发展、跨越超越,就是活生生的例证。相比之下,这些年我省高校的发展不是快了而是慢了,不符合“追赶超越”的定位。

站在全球看,2014年,北京大学牵头对238个国家、地区的大学进行比较分析,将世界高等教育划分为五大梯队。美国单独为第一梯队,英、德、法等西欧国家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为第二梯队,瑞士、瑞典、芬兰、挪威、比利时等北欧、西欧国家与以色列构成第三梯队,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金砖四国与一些亚洲美洲国家位居第四梯队,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为第五梯队。我们陕西高校在全球高校的位置是多少呢?在11月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综合排名中,没有一所中国内地高校进入百强,西安交大排在第480名。

站在全国看,有资料显示,在陕的三所著名高校,2004年在全国的综合排名分别为第11、第24、第54, 2013年分别下滑到第18、第32、第60, 2016年又分别为第17、第35、第65a最能体现高校办学实力的是学科水平,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与第二轮学科评估相比,我省排名第一的学科数从全国第4位降到第12位,排名在前5%的学科数从第3位降到第6位,排名在前10%的学科数从第7位降到第9位。可以说,我省高等教育在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都面临十分严峻的“前甩后追、进慢则退”这样一个相对被动的局面。

站在全省看,一提起陕西,大家都说是科教大省特别是高教大省,我们也常常引以为豪。但是,与陕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需求能够对接的高效团队和技术领军人才太少;一些学科和研究方向偏离发展需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量新业态所需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与陕西“追赶超越”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不相协调。我讲这个问题,并不是否定我省高校纵向上的发展进步,而是对内讲不足、讲差距,对外讲成绩、树形象。我们既要纵向比较,更要横向比较,客观找准自己的定位,这也是哀兵必胜的道理。

面对全球全国高校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局面,面对习近平总书记“追赶超越”的重托,我们每一所高校,都要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全国、全行业、全系统中的位次,客观分析发展形势,理清发展优势,明确发展阶段,搞清楚“我是谁”、“我在哪”;与同类型、同层次院校比,找差距、寻短板,搞清楚“追赶谁”、“超越谁”。从全国讲,就是要紧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紧盯北京、上海、江苏等高教发达地区,紧盯湖北、浙江等加速崛起地区,紧盯四川、广东等后发快进地区,扬长补短、砥砺奋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确保不掉队、能进位,巩固和保持高教大省的优势地位。从全省讲,省上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已经印发了创建“四个一流”的实施意见,明确“十三五”全省支持1至3所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确保5至7所高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50个学科进入全国一流行列。从高校讲,就是要聚焦内涵发展和一流创建,对照全省发展目标,结合发展实际和办学特色,找准坐标、合理定位,确定标杆、争先进位,力争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总之,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和各高校要把“追赶超越”的对象找准、目标定准,按照“四个一流”的要求,把“追赶超越”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具体举措弄清楚、搞具体,真正使“追赶超越”有方向、有参照,成为高教强省建设的最强音。

第二,围绕服务“五个扎实”,推进内涵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扎实”要求,从本质上讲,就是要求陕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质量、优结构、重效益。而要实现这一点,我们高校必须与此相适应、相配套,把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实现由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这,就是陕西“追赶超越”与高教强省建设互动双赢的大逻辑!那么,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呢?我

想谈五个想法,与大家探讨。

第一个是精神立校

一个国家有国家之精神,一个民族有民族之精神。同样,一所大学有大学之精神,大学精神是灵魂、是文化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更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就像我们共产党人一样,共产主义理想永远是我们虔诚而又执着的信念。一个学生,无论走多远,无论身在何处,大学精神就像空气、像阳光一样,永远滋养着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多少西交大学子永远忘不了母校的“西迁精神”,多少西工大学子永远忘不了母校的“三航精神”,多少西农大学子永远忘不了母校的“西农精神”。只有拥有这种矢志不渝、勇攀高峰的精神,才能承载一所大学想追赶、求超越的精气神,才能为大学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省委考虑,从现在开始,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每一所大学都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根据学校发展的理念、战略和规划,总结提炼具有自己特色和个性的大学精神,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传承大学精神、发扬大学精神、提升大学精神。

第二个是特色办校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习总书记这里强调的,就是特色办学的极端重要性。

什么是“特”呢?别人没有的我有是“特”,别人有的我大是“特”,别人大的我优是“特”,别人优的我专是“特”。过去,我们陕西很多大学也是很有特色的,但是,在前几年的合校并校热潮中,不少学校“合”掉了特色、“并”掉了个性,成为许多老教授、老员工心里深深的痛。作为高校的书记、校长、院长,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大学办得好不好,不在于规模有多大,而在于特色是否鲜明,宁愿一招鲜、红遍天,也不要大而全、不上串。我们的高校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在办学的层次结构、依托的区域结构、所处的科类结构等方面保持理性,科学合理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已经有追赶基础、超越条件的学科,要集中力量、汇聚资源、打造品牌;对没有多少基础、确实难以发展的学科,要主动舍弃、整合改造、克服同质。

第三个是人才兴校

人才是高校发展的“撒手锏”、“先手棋”,更是高等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育才、聚才、用才、引才?关键是做到“两个松绑”、“两个柔性”。所谓“两个松绑”,一个是党政机关要为高校松绑,全面落实高校的用人自主权、评价自主权和激励自主权,下放职称评审权,着力解决编制、落户等问题;另一个是为人才本身松绑,强化人才激励措施,做到用事业激励人、用荣誉激励人、用待遇激励人,真正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让人才“名利双收”的要求。所谓“两个柔性”,一个是柔性引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主动加强和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端智库的战略合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在我省驻外机构设立人才工作站和海外引智工作站,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另一个是柔性服务,主动构建全省高校人才发展综合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打造集人才工作组织管理、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产学研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当好人才的“后勤管理员”和“服务员”。

第四个是改革活校

改革创新是时代主题,是我们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发展形势,主动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需要。勤俭书记在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进一步推动教育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为全省“追赶超越”提供强大支撑。

落实勤俭书记的要求,要强化改革系统思维,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用解放思想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贯穿教育工作全过程,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要瞄准国际国内一流,对他们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要大胆学习借鉴,敢于拿来为我所用,敢于拿他山之石,攻我省高校之玉。要牢固树立起公办民办一视同仁的理念,进一步打破民办高校的“玻璃门”,界定民办高校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等相关主体的权责利关系,完善民办高校外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不断释放民办高校的活力。

第五个是依法治校

我这里讲的依法治校,既包括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学校,也包括按照“一章八制”等制度规范治理学校,更包括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思路,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问题,确保全省高校和谐稳定,不出大的问题。在这方面,要牢固树立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坚决防止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从发生在我省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几起群体性事件中,可以看出,我们陕西高校的学生是比较“活跃”的,往往在一些敏感节点不够冷静,这方面的教训极其惨痛,我们要切实引以为戒。第二条底线,坚决防止重大安全事故。涉校突发安全事件,往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引发连锁反应。要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经常排查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学生心理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及时拆除埋藏在我们校园里的“定时炸弹”,保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

第三,围绕用好“三项机制”,激发发展活力。

省委“三项机制”出台半年时间,在省委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大力推进之下,应该说,已经比较深入人心,已经过了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阶段,到了“吹糠见米、刀下见菜”的时候。具体讲,就是要干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做好顶层设计。对全省高教系统而言,要由高教工委来做;对高校内部而言,要由校领导班子来做。当前,省属高校领导干部“三项机制”实施办法已基本成熟,不久后将正式出台。明年3月底前,所有省属高校都要出台实施细则,做到全省高教系统全覆盖。各高校在谋划、制定、出台各自细则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三性”:一是要把握好原则性。如果说,省委“三项机制”是“原著”,那么,各高校的实施细则只能是结合各自实际,对“原著”的延伸,而不是另起炉灶,其中的基本理念和导向,必须不折不扣落实,不走过场、不搞变通。二是要把握好关联性。各高校要把贯彻“三项机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谋划,统筹干部管理与教师管理,统筹科研管理与教学管理,统筹作风要求和纪律规定,统筹奖励措施和惩罚办法,切实防止各自孤立、相互脱节现象的发生。三是要把握好操作性。按照办大学的规律、办大学的规则、办大学的理念,紧密结合实际、体现高校特色,着眼落细、落小、落实,该明确的事情就敲明叫响,切实做到抓住要害、务实管用,真正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第二件事,用好“三项机制”。关键是把“三项机制”作为高校推进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总保障,真正靠各自细则的落实,不断激发内动力、新活力、外压力。要夯实主体责任。省委高教 工委、省教育厅对我省高教系统贯彻落实“三项机制”负总责,具体讲,就是由小龙同志、建利同志牵头负责。高校党委对本校落实“三项机制”负全面责任,党委书记要负第一责任,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要完善考核体系。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要将各高校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情况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和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书记在年度述职述廉述效时,要专题汇报贯彻落实“三项机制”情况。要强化督促检查。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要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各高校“三项机制”的落实情况,并及时通报结果,持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省委高教工委要定期将各高校落实情况汇总后报省委。

讲如何干,大家还有一个思想上不能气馁的问题。前天,按照勤俭书记要求,我去了趟贵州。大家印象中贵州是个比较闭塞落后的地方,但是,我去看后大开眼界,更使我知道贵州这样一个地方,如何在“追赶超越”、又是如何实现了“追赶超越”。近年来,贵州经济增速连年都是两位数,今年前三季度也仍是两位数以上。更重要的是,他们实施大数据、大交通、大旅游、大扶贫、大生态等五大举措,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巨大变化。实事求是讲,我们陕西的自然条件、基础条件比贵州要好。我想,贵州能办成的事,我们陕西也一定能办成,我们陕西的各高校,围绕“四个一流”目标,按照“追赶超越”要求,也一定能够办成!

第三个大问题,如何领?

领,就是领导,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切实解决我省高校党建不同程度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四化”问题。关键是要抓好三个方面。

一是保方向。要牢牢把握领导权。我们的大学是党领导的大学。这是方向性、原则性的大问题,一点都马虎不得、虚化不得、缺位不得。马虎不得,就是思想上要真正重视起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虚化不得,就是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办学育人全过程,体现在教学科研各方面。缺位不得,就是有师生的地方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要发挥作用,真正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无死角。要牢牢把握主导权。高校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把握这个主导权,要守好课堂教学“责任田”,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允许学术交流无禁区,坚决反对课堂讲授口无遮拦。要守好学校网络“责任田”,针对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特点,积极引导多元多样多变的网上舆论,调动沉默大多数发出正面声音。要守好校园文化“责任田”,激励青年学生加强知识贮备,保持创新创造活力,用中国梦点亮人生梦。要牢牢把握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把广大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必须关口前移、源头抓起,最主动、最有效的是从解决思想问题入手。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筑牢共同思想基础;通过形势政策教育,廓清思想迷雾;通过世情国情省情教育,增强爱国情怀,确保广大师生与党同心同德。

二是强班子。党的建设从上往下抓最有效,层层传导责任压力才管用。往下抓、向下传,靠什么?靠领导抓、班子领。如何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五条标准。一是政治坚定。这是班子建设的灵魂和根本。要不断强化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拥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真正做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团结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书记、校长要自觉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一心唱好“二人转”。班子成员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力画好“同心圆”。三是治校有方。把脉定向、找准问题,因校施策、开出药方,当好引领学校发展的带头人,做“懂政治的教育家和懂教育的政治家”,成为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行家里手。四是清正廉洁。这个底线不能碰。廉洁一旦出了问题,就什么都没有了。在这方面,大家对自己的定位也要“零容忍”。要持续反“四风”、转作风,以优良党风带教风、净校风、浓学风,营造良好校园政治生态。五是群众满意。金杯银杯不如师生的口碑。师生说好,才是真的好。要把育人当事业、把师生当亲人,时时回应社会关切、事事关心教师权益、处处关爱学生成长。以上这五条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校领导班子要自觉对标、始终做到。同时,省委也会按照这五条标准,选好、配好、管好、用好高校领导班子。

三是优服务。就是要寓管理于服务中,在高校自身发力的同时,作为主管部门,省委高教工委、省教育厅必须履好职、尽好责,当好高校发展的参谋部、指挥部、保障部。所谓“参谋部”,就是要深入了解各高校的改革发展情况,经常听取广大师生的所思所盼,广泛征求、梳理社会各界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为省委、省政府谋划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献计献策。所谓“指挥部”,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调动各方面参与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所谓“保障部”,就是要全方位服务高校改革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实施“一校一策”,建立反馈沟通机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作为省委分管高教工作的副书记,我给自己的定位更是全心全意给大家搞好服务。我能有机会与大家一起服务陕西高教事业,一起服务陕西的高校追赶超越工作,既倍感荣幸、信心满满,又深感责任重大、沉甸甸的。我愿与大家一起苦、一起干、一起过,踏实干事、不搞花架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攻坚克难、共同爬坡过坎,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站好台、加好油、鼓与呼、服好务。尤其是我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就是当大家取得成绩时,我会默默的祝福;当大家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会坚定不移地和大家站在一起、共度时艰。

同志们,全面从严治党正当时,实现“追赶超越”正当时,建设高教强省正当时。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陕西的高教事业有愿景、有蓝图,陕西的高教干部有干劲、有能力。我们相信,全省高教系统教职员工活力全面迸发之时,就是陕西建成高教强省之日,更是陕西实现“追赶超越”之日!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