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精神文明建设
  3. 文化建设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文化建设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五届“长安学者”访谈(上)

  • 来源:宣传部
  • 发布者:韩筱煜
  • 浏览量:

编者按:

今年是39个教师节,为了展现新时代新征程学校教师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更好发挥优秀教师榜样的立德垂范效应,带动感召广大教师见贤思齐,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本报特别采访我校第五届“长安学者”代表,听他们分享从教经历,讲述育人理念。

主持人:老师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桃李天下、硕果满满,可以分享一下您的育人理念或者教学方法吗?

王静:“教育从心,教学从德,先知道,后知礼,方学识”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一直秉承和坚守的教育理念,也是我对教师本职工作的自我定位。由于教育需要“授人以渔”,我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带领学生从历史环境、学术发展、写作背景等角度开展综合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思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师者潜心研培共同发展,使理论教学和实务教学深度融合。

陈玺:扎实的基础是教学的根基。无论是指导学生读书学习,还是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都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将课堂的理论知识教学与互动实训相结合。为此,我平时注重从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与文化学等多维度教学,加强课堂上的专题讨论与案例分析,发挥古迹、碑拓等史料的作用,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历史的魅力,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为以后从事法律理论基础和法律文化方面的研究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要将实践应用作为教学的旨归。目前的法学教育主要以课堂为主,但实践教学环节也是重要的一环。为提升相关能力,我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研,旨在利用西北地区丰富的实证史料,拓展学生法史视角,培养深厚的法律文化素养。

李晓宁:在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以“四有”好老师为从教标准,坚持“塑造生命,引领人生”的理想定位,信奉“传道为先,深情爱生”的师德理念,恪守“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学识准则,秉承“立志为师,躬身树德”的仁爱之心。在课上,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彩演绎课堂,探索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独特授课模式;在课下,我与学生交流学习要义,指导其参加各类竞赛、完成毕业论文,努力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在学生就业和考研指导方面,我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帮助学生分析就业优势,进行成长路径的自我规划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有历史使命感的合格人才。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信念,关爱、引导和教育学生,努力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并重”,使学生从“以学会为中心”转变为“以会学为中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张爱军:科研是推动知识进步的重要动力,教学则是将科研成果传递给下一代的重要途径。我主张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修正科研。我会在教学中融入科研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科研的魅力和价值,从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张夏恒: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教师用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找到价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

在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例如,我尝试将课堂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等,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张超汉:作为一名法学教育工作者,我坚持“理解与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仅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启迪学生,而且立足实践,把传授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努力让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回味无穷。教师不仅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和学习榜样,亦是他们的人生规划的重要向导。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尤为关注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致力于开发其自身潜能。在多次与学生们促膝长谈中,我始终以因材施教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尽可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和目标,从而给予他们合适的建议和适时的鼓励。

钱锦宇:大学的教育理念,应当最终聚焦于通过教育实现立德树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这也就要求师者必须保持一种平和而宽容、开放而非独断的态度,从心底出发,将理念践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持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工作最主要的两个方面,您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王静:教学侧重于言传,科研侧重于身教,二者在本质上相辅相成,只有发挥各自优势、协同育人,才能培养一流人才、成就卓越教师。

教学与科研是一对需要平衡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这一点是解决人才培养工作中诸多问题的前提。第一,教学是高校科研的前提。教学人员的理论水平、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决定了科研队伍的结构和水平。教学不仅为科研提出问题,也为解决问题提供思维方式和实践引导。第二,科研是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其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多渠道筹集教学经费;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第三,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一方面,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高校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科研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提升性和拓展性的作用。教师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

一言蔽之,科学地认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更好地贯彻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原则,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和科研相互协调评价制度体系,激发高校发展的内生动力,始终是学校发展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重心。

李晓宁: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科研先行、教学相伴,二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教学需要科研作为底蕴。一般来说,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教师,必然对教学内容思考的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更为准确,教学过程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对科研的关注使教师能够及时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充实到自己的课堂中,弥补原有课程知识与最新研究之间的“断层”,极大地吸引学生兴趣。此外,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不局限于教学内容。教师要上好课,除了课程知识外,需要有宽阔的眼界与深邃的思考。在大学课堂中,学者型教师更易受到学生追捧,他们影响了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传递了严谨求实的钻研精神。

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教学能有效推动教师的科研工作,促使其不断储备前沿知识,对专业问题深入思考。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也会因此获得新的科研灵感。由此观之,教学亦可以成为科研的强大动力。

张爱军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在科研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鼓励其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水平,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张夏恒:教师的核心工作有三个方面,即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教学与科研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也不存在互相冲突的问题,而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许多科研工作会从教学中来,又有许多科研工作能反哺于教学。作为高校教师,更需要做好教学与科研的平衡。

张超汉:教学与科研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1810年,普鲁士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创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时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这一原则已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标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从而使我国高等教育任务更加明确、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建设目标更为远大。

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大学使命的全面复苏,我国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承转入知识传承、创新和创造并重的新阶段。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做好教学、又要精深科研。另外,教学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是一个系统提升、融通基础知识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教学是掌握基本理论、技能和方法的主要途径。良好的教学活动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产生正面影响,为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引领作用。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明白理论知识,而且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这也是对其能力的一种锻炼和提升。

教学与科研必然会存在冲突,但二者并非对立。教师在同学生进行交流和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不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创新,而且有助于产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另外,科研具有面向未知世界、探索未知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等特点,在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提升性和拓展性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领域的科研动态,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拓展学生的素质结构,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主持人: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法学院校作为法治人才培养和法治理论研究的第一阵地,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全面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再上台阶?

王静: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推进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也是教育与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武器。作为教师,更要深刻把握我校办学定位、鲜明特色和改革逻辑,明确现阶段我校科研与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要同步推进教学、研究、传播以及教研咨一体化建设,以学术逻辑构建学术团队,用扎实的学理体系回答人民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党中央要求和中国青年实际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要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内涵,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专业角度精准研究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结合我校特色学科、特色专业,力争在学术期刊和党刊党报推出一批高质量文章。三是通过参加征文、学术会议、项目申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宣传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

要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一是更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融入,密切结合国家需求和战略导向,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协同发展;二是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践教学融入式、参与式的教学优势,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三是加强与经验丰富专业教师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

陈玺:我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陕北公学。八十多年来,一代代西法大人传承弘扬“老延大”优良传统,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有鉴于此,只有为新时代服务,才能体现我校红色基因下的当代价值和重要使命。我们要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做陕北公学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号召学子践行“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精神,并将其贯穿于自身发展的始终,使陕北公学生发出的精神品质在历史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的过程中越来越完善。

同时,我们也应深入挖掘红色校史,形成红色基因校谱。如编印系列校史图文资料,拍摄红色校史宣传片,举办传承红色基因思政教育系列活动,采用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增强思政育人的说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组织师生赴陕北公学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马栏革命纪念馆、南泥湾革命旧址、渭华起义纪念馆等革命旧址,让学生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以红色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同学们清晰地认识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人、担什么责,增强了历史共鸣和时代共振。

最后,西法大作为延安精神红色基因的高校载体,理应将“立场坚定、公正无私、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老延大”精神作为文化依据,在校园文化品牌构建中重塑品牌面貌、文化精神,并对西法大文化资源和价值潜力等优势合理运用,进行文化创新和价值再创,不断将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与自身优秀的法学文化底蕴相融合,秉持“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践行“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传承和创新新时代的延安精神红色基因,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工作。

张爱军:学校发展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仅靠个人的绵薄之力是无法促成的。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建设、梯队建设,尤其是青年团队建设,老中青相结合,共同推进法治学理化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推动理论研究成果、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社会调查之风向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要打造专业研究团队,针对不同专业问题进行系统化研究。首先,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注重学术素养,推进科学创新;其次,培养青年学术骨干,给予他们成长与锻炼的机会;最后,物质留人与精神留人相结合,从两方面加强对于相关人才待遇的保障与落实,建立完善的鼓励机制。

钱锦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托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提炼原创性概念,发展我国人权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维度对走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和中国人权实践所包含的历史必然性、价值应然性和制度实然性进行提炼和总结,从理论的维度强化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逻辑自洽性,是增强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的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客观要求。同时,新时代和新征程所生成的新战略和新任务,也对加强中国特色人权学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学校应当加速推进人权学科建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体系当中开设“习近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课程,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构建。同时,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多学科优质师资,从不同角度讲授习近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打造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