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2016年10月31日(执笔人西北政法大学李贵程仪容) 题:文化自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作为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者,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是关系着其对自身文化价值能否充分肯定的大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更要求他们拥有中华文化自觉,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文化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
文化自觉是指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高度的觉悟与觉醒,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元素。拥有文化自觉,对文化转型就会有自主能力,就能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持清醒认同,同时能积极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但是,由于受到一系列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如今的很多大学生对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认识模糊,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不强。因此,深刻认识文化自觉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探索培养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新路径,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重要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一论述将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有机统一,既体现出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又极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广度和深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与灵魂。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的标杆尺度,社会的发展最终以文化论输赢。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处在社会发展的轴心位置,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发展都围绕这个轴心展开。
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因此,重建文化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与支撑,就显得尤为关键。而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成长与成才,也关系着整个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方向与未来。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实施者和创新者,对培植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大学生在文化自觉中面临的新问题
在市场转型和文化转轨的新形势面前,我们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有些力不从心。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深刻地意识到一个问题:落后就要挨打。因此,在后来的发展中,就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就显得重视不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破坏,使得文化传承出现了青黄不接。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很多人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都不太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自信心与自豪感了,因此,在文化自觉上面临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著了。
而当今的大学生都是在网络伴随下长大的,他们的成长环境中鲜有传统文化的底蕴,而西方文化却在强势进入,再加上西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意识形态渗透无孔不入,享乐主义、物质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潮让不少大学生价值观扭曲,致使他们在文化信仰上陷入迷茫和无所适从。同时,高校的教育文化功能与教育产业化走向不相一致,过分突出所谓的专业教育,教育内容设置重科技轻人文、重应用轻基础、重物质轻精神、重硬件轻软件,具有明显的功利化、技术化、实用主义化倾向,这更加导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这种功利化和实用主义趋向背离了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把学生简单地当作工具来培养,造成大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认识、情感乃至心理上产生了疏离和陌生感,且使之失去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家园。
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快速传播,也使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上出现了缺失。在各种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理性地思考问题、深入地探讨问题和学习已经成为奢侈品。为了迎合大众化的口味,充满低级趣味的文化快餐在网络等媒体上快速传播,这让很多人以为,我们的民族文化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充其量只是让人娱乐一下,从而更加降低了很多人文化上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三、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优秀群体,肩负着祖国的发展与未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首先,要倡导优秀文化融合共生。随着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各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势不可当,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就可以被忽略了,因为只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才是更符合本民族根本利益的文化。所以,在关注世界文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将世界文明作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参照系。而高校要在文化碰撞中,努力培养既有民族文化归属感、认同感、荣誉感,又有跨文化视野;既具备有容乃大的文化情怀和独特犀利的文化眼光,又有健康向上的文化追求,能够作出科学合理的文化选择的大学生。
其次,要融合大学生的文化思维。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的培养,要传播世界科技文明和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把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意识形态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文化思维的融合中养成良好的文化人格。
再次,要增强教育者的文化自觉意识。要不断完善提升高校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境界,使广大教职工具有文化自觉的思想意识、文化自信的学养底气和文化自强的责任使命,不辱自己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