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网站!

  1. 首页
  2. 党建与理论学习
  3. 思政天地
  4. 正文
点击显示栏目

思政天地

钱学森之问,答案在何方?

  • 来源:新华网
  • 发布者:
  • 浏览量:
您的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高教视点> 正文

钱学森之问,答案在何方?

www.jyb.cn 2015年12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钱学森之问,答案在何方?

——解析教育规划纲要中期评估高等教育

  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以来,“钱学森之问”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升质量的紧迫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通过本科教学工程、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正在努力求解“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大工程:牵引高等教育质量提升 

  “我实习的村小仅有28名学生,一个老师包一个班,上所有课程。”经过4年的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体系培养,重庆师范大学毕业生董佳佳包揽了班级的语文、数学、美术、声乐、舞蹈和书法课程,特别是她擅长的工笔画,大大提升了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 

  重庆市教委师范教育处处长李源田说,通过整体的教学改革,我们正在面向农村打造一批“全科教师”,他们不是学艺不精的通识型教师,而是在侧重文理基础课程外,对音体美等学科也能够胜任的“一专多能”的优秀教师。 

  重庆实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本科教育创新发展的生动样本。2010年以来,以提升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本科教学工程在全国展开。迄今已组织研究制定覆盖所有92个本科专业类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点建设了1500个专业点,分批公布了3000多个特色专业建设点,涉及特色专业300多个。 

  经过持续努力,高校生均拨款水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高校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经费占全国教育公共财政支出的36.17%;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净增1326.14亿元,增幅高达57%;高校教师队伍持续壮大,发展态势良好,专任教师总数达153.5万人,教师队伍数量成为世界第一。 

  纲要中期评估报告指出,经“985工程”“211工程”以及特色学科项目等平台拉动,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部分学科跻身国际一流行列。英国QS“2015年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前400强中有58所中国内地大学,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 

  大协同:高校内外联合培养人才 

  在东北大学,4家企业与学校联合建立的卓越人才培养实验室是师生眼中的人才高地:校企共同负责学生的选拔、考核、奖励、淘汰以及指导教师绩效评定等工作。 

  2010年以来,以高校和社会力量协同为基础的“卓越计划”相继实施,一批对接产业、面向市场的专业人才培养试验田在各地涌现,强化了学生工程实践教育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据统计,从“卓越计划”启动到2014年,全国签约实施“卓越计划”的企业达到10415家,学生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校企合作是“卓越计划”的特色与基本保障之一,同时也是建设的重点与难点。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企业与行业部门参与机制还不健全,没有专门针对他们参与项目的优惠激励政策和机制。 

  评估报告认为,政府既要通过政策和规定使合作教育成为企业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又要制定优惠和补偿的激励政策,如税收减免、有限支持、职称晋升、教学补贴等。 

  “实际上,‘钱学森之问’不仅仅是在问大学,也是在拷问现行的管理体制。”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破题“钱学森之问”,首先要将属于高校法定办学自主权的事项和管理职能,交给高校或社会中介组织去管;其次要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再有淡化高校学术活动的行政化倾向,形成尊重学术权力的政策导向和考评机制。 

  大实践:激活高校学生创新活力

  2015年5月至9月,全国高校掀起了一阵风潮——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吸引31个省份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

  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正在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力争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2020年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评估组组长邬大光指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一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软肋。近年来,针对这一薄弱环节,教育部制定一系列要求,通过构建大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大实践平台、形成大实践成果为目标,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为下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越来越认识到,培养人才并不只是让学生有个饭碗。创业的业,不仅是个职业,更是一个事业。”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说,“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创业教育,但创业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去办公司,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敢闯敢试、永不放弃的精神。”

  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杰表示,目前高校还是以考多少门课、拿多少学分来考核学生是否可以毕业,这样的评价标准阻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配套教学体系改革。

  评估报告建议,国家引导高校从制度建设、机制保障、组织机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实训等方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执笔记者刘奕湛、吴晶;参与记者施雨岑、凌军辉、陈国洲、王莹、吴晓颖)



【字体:】【打印】【发表评论】【推荐】【纠错】【关闭
{ 编辑:刘继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