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圈中刷屏的是这样一条消息:中国的安珀警报终于上线了。
安珀(AMBER)警报,America's Missing: Broadcasting Emergency Response,即“美国失踪人口:广播紧急回应”的缩写,同时,也是1996年在美国德州阿灵顿被绑架杀害的九岁女童安珀·海格曼Amber Hagerman的名字。
在安珀·海格曼遭到绑架、强暴并杀害后,附近的社区民众得知当地法律机关拥有某些讯息,可能帮助在安珀被绑架后的短时间内得知她的所在位置,但相关单位却无意发布这些资讯。于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民间力量推动的安珀警报系统实施,通过广播、电视台、电子邮件、高速公路电子告示牌等发布警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也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警报内容通常包含被绑架者的描述、绑架嫌犯的描述,以及绑匪车辆的描述和车牌号码等。
孩子失踪,越早介入,就越容易找回,所以预警的意义在于在最短时间、最小范围内启动最大搜寻力。在安珀系统的帮助下,美国失踪儿童寻回比例高达97.7%。此外,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爱尔兰、马来西亚等国家也相继建立类似的快速寻找走失儿童的社会机制。在欧盟甚至建立了跨国界的儿童失踪应急响应系统。印度也已于2000年,由民间机构发动32万捐款人建立了类似系统。
中国的传统有着对男孩,对传宗接代的强烈偏好,这使得中国儿童拐卖是一个长久存在,甚至是基于文化传统的社会问题,拐卖儿童数量极大,家长对人贩子的痛恨极深,这一点从前不久“人贩子一律死刑”在朋友圈刷屏可以见一斑。所以,中国比国外更需要这个系统。
相对于安珀系统,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等共同发布的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帮助下,不但有图片等多媒体资料,还可以在儿童失踪后,基于LBS定位技术,逐次按时间扩大发布范围,说人贩子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也不为过。
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当地方宣传部门还在歌颂一个被拐卖妇女的自我放弃与牺牲的时候,民间机构来做这样一件事情,可以说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足以令相关部门汗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目前这个系统还不够好。有人质疑这个机构的公信力与对隐私的保护。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的情况的确还有提高的空间。
CCSER的运营方,是NGO组织“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该基金成立时间不久,仅仅半年,资金实力不强,其负责人背景不够清晰,资历不足。而且,“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收集的用户隐私资料也有过多的嫌疑——除了孩子的特征,也包括家长姓名、身份证号、电话、手机号、家庭住址等等。
更何况,防止拐骗儿童,的确需要国家的强制力介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美国Scripps 公司观察了在2004年期间于美国发布的233件安珀警戒,发现大部分的警戒并未达到司法部的发布标准。其中117件是“家庭绑架”,通常是父母争夺监护权所致;有48起仅是儿童离家出走,或牵扯到家庭误会。比如,儿童在祖父母家。此外,还有恶作剧,目击者误会等情况,仅有70件是儿童被陌生人带走的违法行动。
为了避免屡发错误警报而让这个系统被人忽略,美国司法部发行了相关指引:司法机构必须确认绑架实际发生;儿童必须有受到重伤或死亡的危险;必须要有被绑架儿童、绑架嫌犯、或绑架嫌犯的车辆详细描述资料来发布警报;被绑架者必须是17岁以下(包含17岁)的儿童。
可以想象的是,中国的CCSER上线之后,如果仅仅靠民间组织的力量,将会很快淹没在“小孩去邻居家玩了”,“在超市走丢了又找到了”,“夫妻离婚争夺孩子”等等无效的警报之中。“烽火戏诸候”的事情不断发生之后,志愿者必然会厌烦并抛弃这个系统。
实际上,CCSER平台负责人就表示,如果注册用户发布的信息不符合系统规则,比如虚假消息,除了后台将此ID列入黑名单,排除出互助平台之外,没有任何办法。但如果有立法支持和公安机关的更多支持,对违法行为可以查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对于恶意发布警报的人,就可以进行强制性处罚,也可以调用公安部门户口登记,来核实孩子的真实情况。
除了预防假警报,国家的介入还可以使这个系统变得更高效。因为,对于中国的安珀警报,仅仅是志愿者是不够的。代表国家力量的关键岗位上的关键人员更为重要,比如,地铁安检员、火车站安检员、列车员、长途汽车司机、高速公路收费员、警察、旅馆、酒店的工作人员。这些关键位置上的人更为高效。
技术改变生活,中国版安珀警报如果应用得好,完全可能改变中国打拐的局面。但是,技术终究需要依靠人,没有人的能动性,再好的技术也会成为摆设。
上一篇:恒大违约换广告,这“球”踢得臭
下一篇:巴黎恐袭,多元文化政策的苦果